【双一流与创新港】刘汕: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一流人才培养 2017-11-13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了“双一流”建设名单。tyc234cc 太阳成集团入选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tyc234cc 太阳成集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均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这既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高度认可和鼓励,也是鞭策和激励。同时,火热建设中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具备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和更加的先进发展理念,将成为承载“双一流”大学建设任务的全新舞台。作为交大一员,我倍感振奋。教书育人,乃是大学之根本、教师之所乐。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培养一流人才。结合我所在的管理学科,我想谈谈对一流人才培养的个人浅见。


培养一流人才,需要认识什么是一流人才


一流人才的培养,首先在于一流。所谓一流,就是各行各业的顶尖水平,是统领所在行业或领域的帅才,是持之以恒、潜心钻研、用心打磨的匠才,而非无一技之长的庸才。一流人才应该拥有一流的思想、一流的视野、一流的毅力、一流的钻研精神、一流的学习能力。一流人才通常也应有清晰的目标、超前的内在需求以及强大的动力。只有明确什么是一流人才,才能为一流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


培养一流人才,需要发现、吸引最好的人才


一流人才的培养,学生是核心。未来大学的竞争,在于学生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人才的源头活水,因此,一流大学往往能够挖掘、吸引最好的人才。如美国哈佛大学总是吸引、录取全球最优秀的学生,其中一些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表现甚至能够超越教师。


如何发现、吸引最好的人才,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广泛了解潜在优秀人才的情况,尽早吸引最好的人才提前了解交大并参与学习和科研工作。二是与生源较好的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建立优秀学生库,定期跟踪和推荐。三是广开生源,不仅发现国内优秀学生,还要吸引国际优秀生源。如tyc234cc 太阳成集团通过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和国际丝路商学院建设,不仅吸引了大量亚洲、非洲等“一带一路”的一流高校学生就读研究生,近年来还吸纳了美国、俄罗斯、挪威等欧美发达国家学生就读,强化了学院的人才基础。


培养一流人才,需要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


一流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师资是衡量大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和要素,也是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流的师资队伍,不仅仅是学术引领,而是在各方面均有一流竞争力的多元化队伍。既要有引领国际前沿创新研究的开拓者,也要有扎根西部、立足中国问题的思想者,还要有热心教学、擅长科教转化、引领学生实践、提升动手能力的践行者。


对于如何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使教师队伍多元化、梯队化、一流化。二是外部引进与内部挖潜相结合。在教师引进上,应不拘一格,只要在某一方面能够成为一流,应积极大量引进。在内部教师培养上,需要有一流的明确导向以及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三是加强多方位师资培训。大力资助骨干教师在国外一流研究机构进行科研和教学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政府和国内外一流企业的交流、培训和调研,全方位打造教师的一流思想。四是积极搭建师生交流、师生共事的平台。以教学、项目、科研、创新创业等多种形式凝聚师生。一流的教师引领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生激发一流的教师,形成良性循环。总之,真正把师资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以人为本,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必要举措。


培养一流人才,需要建设一流的课程体系


一流人才的培养,课程是重点。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把课程体系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课程体系建设,既要注重强化基础,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也要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尤其是跨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既要注重课程的国际化,与最新国际前沿课程相接轨,也要注重课程的中国化,反映最新的中国特色理论成果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要与时俱进、定期更新,而不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


如何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我有三方面的参考建议:一是明确学生培养的目标及专业特色。二是定期广泛调研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应专业课程建设调整的最新动向,世界一流的人才,需要世界一流领先的课程。三是了解国家、社会的重大需求,相应课程不仅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且能够引领、创造社会需求。


培养一流人才,需要营造一流的创新环境


一流人才的培养,环境是土壤。世界一流大学往往与特殊的环境相关联,如斯坦福大学最根本的精神气质是创业精神,毗邻硅谷的创业环境。纽约大学紧邻华尔街,其一流金融人才层出不穷。环境能够带来人才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因此,一流人才的培养,往往离不开一流的创新环境。一流创新环境可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营造建设。内部方面,学校应努力提供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平台,加强创新创业的引导,强化创新创业与社会的对接,深化创新创业成果的推广。同时,一流的创新环境也需要采取个性化的人才培育方式,因材施教,鼓励人才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实现突破。外部方面,应依托西安市新丝路起点的优势,与“一带一路”国家的高校、企业实现整体的创新互动,努力营造联通欧亚非的国际化环境,拓展一流人才生长、发展的土壤。


培养一流人才,需要建立一流的服务保障体系


一流人才的培养,服务是保障。没有一流的服务,就会失去一流的人才。学校应从师生的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深切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根本需求,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师生的后勤保障,解除师生的后顾之忧。不断深化主动服务、精细服务的管理服务氛围。只有一流的服务保障体系才能促使一流人才热爱母校、感恩母校、回报母校。


总之,作为“双一流”建设的A类高校,我们不仅要扎根西部,弘扬西迁精神,更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交大特色的“双一流”人才培养之路。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早日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


 


【作者简介】


刘汕,tyc234cc 太阳成集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青年百人计划入选者,陕西省医疗健康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tyc234cc 太阳成集团青年拔尖人才,担任7个国际期刊的执行主编、副编辑、客座主编和编委。主要从事信息系统与管理方面的研究,研究工作包括IT项目风险管理、企业IT能力构建以及数据驱动的IT管理决策。提出了“风险均衡控制和疏导利用”的学术思想,并在能源电力等行业企业得以应用。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包括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SSCI期刊论文30余篇,在UT Dallas期刊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独著论文1篇,总引用800余次,入选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7篇,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广东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核工业部级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等4项、信息系统领域三大国际顶级会议ICIS、PACIS和HICSS最佳论文提名奖3项,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电子邮箱:shanliu@xjtu.edu.cn


 


【刘汕课题组简介】


1.jpg


课题组以数据驱动的IT管理决策和组织竞争优势构建为目标,在IT项目管理、IT驱动的供应链管理、基于IT的医疗健康决策等方面开展工作。课题组坚持学术自由、拼搏向上、友爱互助的科研氛围,与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大学等多个教授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


刘汕课题组网页链接为http://gr.xjtu.edu.cn/web/shanliu